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非笔试考核课程考核和归档规范
发布时间:2017-01-04
一、非笔试考核课程是指除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形式考核的考试课和考查课之外的其他课程和教学环节。课程范围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实习、上机、口语、听力、体育课、体能测试等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
二、非笔试考核课程的考核形式有课程论文、报告、随堂测验、作业、实验、操作、口试、听力、上机、作品、设计、体能测试等,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与笔试考核课程相同,非笔试考核课程须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命题、考核、批阅和成绩录入等考试环节,保留考核过程材料。
三、考核材料
非笔试考核课程的考核必须包含以下材料:
(一)考核方案
这部分材料相当于笔试考试中的标准试卷,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等,须参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期末考试命题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命题要求。
(二)评分标准
这部分材料相当于闭卷考试中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包括评价标准、得分点和失分点等,不能与考核要求混合。
(三)现场记录
现场记录是非笔试考核课程评定学生成绩的关键材料,在考核现场,监考教师或评审人员必须记录并留存每个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情况的文字或测试数据等考核现场材料。
(四)考核结果
包括学生考核分数、学生答题结果、教师评阅过程等。对于“学生答题结果”部分,做出以下界定:
1.答题结果为纸质的论文、实验等考核课程需保存纸质材料;教师阅卷过程中要有评语,评语依据评分标准撰写,能清楚的体现得分点和扣分点,禁止只使用“很好”、“较好”、“一般”或“已阅”等简单词句;
2.上机等电子考核课程,需保存学生制作完成的电子作品及考核分数;
3.作品、设计类等考核课程需保留实际作品和成果;
4.现场操作类考核课程需以视频等形式保留学生的操作成果。
四、考核程序
非笔试考核课程的考核程序原则上遵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业考核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的考核步骤进行。
(一)考核方案的制订
非笔试考核课程首先必须制订课程考核方案,并经开课单位审核同意,上交教务处备案。开课前,任课教师须向考生宣布课程考核方案中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和注意事项等事宜。
(二)考核的组织执行
非现场考核的,如论文、设计等非笔试考核课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交。现场考核的非笔试考核课程,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考核现场,按照指定的顺序参加考核。
(三)学生成绩的评定
评审人员须按照课程考核方案中规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考核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做出书面记录。
(四)学生成绩的录入
任课教师根据现场考核的书面记录形成期末考核成绩,结合平时考核成绩最终形成总评成绩,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中。
五、考核材料归档
非笔试考核课程的考核材料参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课程考核材料归档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顺序装订并存档,其中以“考核现场记录或学生考核成果”代替“试卷或学生答题纸”入档。上机、设计等使用电脑作为考核介质的课程,原则上形成纸质材料并按照上述顺序装订及存档。不能形成纸质的考核材料,可以电子材料存档。具体操作时,一门课程建立一个文件夹,以“课程名+考核方式(即考试/考查)”命名,文件夹内,按照上述顺序依次存放不能形成纸质的考核材料。
开课单位可根据课程特点参照本办法制定非笔试考核课程考核和归档规范实施细则。学校有专门考核和归档规定的课程或教学环节,执行专门规定。
教务处